TG:DNA加密新突破!科学家开发可编程信息保密技术
研究成果以《基于DNA顺序编码的可编程信息加密策略》为题在国际权威期刊《先进材料》()上在线发表。西安交大生命学院生物医学信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为论文第一作者单位和通讯作者单位,前沿科学技术研究院为共同通讯单位,
随着数字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信息存储密度、数据保密性与加密灵活性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发展新型信息载体与加密机制已成为信息技术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DNA分子凭借其独特的序列可编程性和天然的分子多样性,正逐渐成为下一代信息存储与数据加密的潜力材料。然而,现有加密方法普遍存在模式单一、密钥随机性不足等缺陷,难以抵御日益复杂的暴力破解攻击,信息安全的保障需求变得尤为迫切。
针对这个问题,团队成功开发了一种基于DNA序列顺序合成的信息编码与加密策略,可按需生成文本、图像等多类型信息,动态生成符合高级加密标准(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 AES)的安全密钥,以支持灵活的授权访问需求。研究团队创新性地设计了茎环结构探针介导的引物交换反应机制(hairpin-mediated primer exchange reaction, HAMER),通过特异性引物触发精确的链延伸与置换反应,启动特定DNA合成路径的级联反应,精准调控长链DNA的合成顺序,通过DNA分子条形码的可编程顺序拼接,即可依据预设的解密规则完成目标信息的读取与还原。
该策略不仅具备根据权限动态生成密钥或信息的能力,还支持高度灵活的加密路径配置,大幅提升了系统的随机性与模糊性,有效增强了加密数据的抗破解性能。这一工作为DNA分子在未来信息安全系统中的高密度存储与高度安全加密应用奠定了技术基础。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
基于金属有机框架的双功能复合材料:微波吸收和阻燃性能方面的进展 MDPI Journal of Composites Science
武汉大学的薛龙建教授团队——受树蛙启发的梯度微柱阵列可在干燥和潮湿表面上具有牢固黏附力 MDPI Biomimetics
Machines:旋转系统中的非线性动力学、振动监测与故障诊断 MDPI 特刊征稿
英国利兹大学陆智伦助理教授团队——铌酸钠基无铅陶瓷在电容器储能应用的研究进展 MDPI Ceramics
CuZnSnS薄膜光阴极构建实现自驱动太阳能光解海水制氢
猜你喜欢
- 06-04TG李在明:拼经济保民生 寻
- 05-31TG第22届香格里拉对话会将在
- 06-06TG文明对话国际日庆祝活动
- 06-04TG加密货币交易所Bybit获得奥
- 05-28TG俄罗斯新型沙赫德无人机
- 05-12TG量子加密=绝对安全?华为
- 05-16TG全球首例!我国量子密码
- 05-14TGTelegram创始人因何被捕?
- 05-15TG永久免费承诺告吹?火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