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下载

TG:战场外的认知战亲俄机器人数字占领用Telegram瞄准乌东(三)

动态 2025-07-30 16:48

  俄乌之间的战争,不仅在战场上非常胶着,同时在看不见的战场上也进行着惨烈的厮杀,比如信息和文化领域。

  至少在西方国家看来,俄罗斯方面正在发动一场,利用社交媒体向东乌地区灌输对俄罗斯感激和忠诚的信息。与此同时,这些信息试图削弱乌克兰和乌克兰政府,并引发人们对乌克兰的政策的不满。作为东欧最受欢迎的数字平台,Telegram已成为俄罗斯影响当地乌克兰民众观念和观点的核心。

  日前,美国智库“大西洋理事会”发布了《数字占领:“亲俄机器人”在网络上利用Telegram瞄准乌东领土》(《Digital occupation: Pro-Russian bot networks target Ukraine’s occupied territories on Telegram》)的报告。翻译该文,不代表认可该智库的结论,但是可以有助于对于当代认知战的了解。整个报告多达10000余字,将分为三部分发布。翻译能力不足,见谅见谅!!!

  为了更好地了解俄罗斯使用机器人进行信息影响的更广泛战略,我们分析了主要位于俄罗斯的另外 4,500 个 Telegram 频道中相同账户的活动。

  广义上讲,这些机器人会根据特定的政治事件和日期调整其信息,例如在普京连任之前、全面入侵周年纪念日或俄罗斯克罗库斯市政厅发生之后增加活动。

  该图表显示了 Telegram 上已识别机器人账户在更广泛数据集中的每日消息数量。(来源:OpenMinds;Telegram)

  一个事件驱动型消息传递的例子发生在2024年夏天乌克兰在库尔斯克地区发动攻势之后。在此期间,活跃于俄罗斯频道的机器人突然开始赞扬俄罗斯政府对当地居民的支持。如下图所示,来自亲克里姆林宫机器人账户的消息活动在7月下旬急剧上升,并持续了数周。这些账户开展了协调一致的活动,以营造平静的氛围,增强公众对当局的信任,并描绘国家有效的应对措施,重点强调了紧急付款、药品获取以及医疗机构正常运转等主题。

  这些信息在情感上令人安心,在政治上也颇具策略性:用户被告知不要恐慌,地方官员正在竭尽全力支持居民。这种叙事手法旨在化解公众焦虑,并在政府被认为脆弱的时刻维护其形象,这与俄罗斯在乌克兰被占领土上更广泛的信息策略如出一辙,在那里,机器人同样在混乱中宣扬着一种正常化和国家能力的感觉。

  该图表显示了所有宣传俄罗斯援助库尔斯克地区居民的渠道中机器人活动的随时间变化情况。(来源:OpenMinds;Telegram)

  2024年3月俄罗斯克罗库斯市政厅发生后,也出现了类似的模式。在俄罗斯各大频道活跃的机器人账号迅速围绕与该事件相关的关键词展开攻击,在评论区铺天盖地地赞扬俄罗斯安全部门,并将责任推卸给乌克兰。这种迅速而协调一致的反应旨在将克里姆林宫描绘成既有能力又面临威胁的形象,在推卸责任的同时,强化了外部侵略的论调。

  另一个直接响应外部事件的话题是瑞典和芬兰正式加入北约。机器人开始淡化此举对俄罗斯的威胁,强调其挑衅性不如乌克兰可能加入北约。他们通常强调加入北约本身并不危险;他们声称,重要的是北约军事基地是否会出现在该国领土上。尽管芬兰于2023年4月加入北约,瑞典于2024年3月加入北约,但机器人评论始终将这两个国家并列为同一叙事的一部分。

  该图表显示了整个监测期内包含瑞典和芬兰加入北约叙述的信息数量动态。(来源:OpenMinds;Telegram)

  另一个例子是,一波赞扬俄罗斯所谓反腐败成功的评论浪潮。值得注意的是,在普京连任前后,这种说法实际上处于沉寂状态,进一步表明这些信息背后存在一定程度的战略协调。

  这张图表显示了整个监测期内赞扬俄罗斯反腐努力的言论数量动态。(来源:OpenMinds;Telegram)

  然而,在被占领土的渠道中,整体动态与俄罗斯整体的模式有所不同。除入侵周年纪念日外,大多数活动高峰都与特定信息宣传活动或叙事的发起或强化有关。

  该图表显示了亲俄机器人账户在 TOT 运营的频道中每日发布的帖子数量。(来源:OpenMinds;Telegram)

  通过融合两种叙事——全球灾难和背叛的和平协议——这些机器人试图将俄罗斯定位为国际虚伪的受害者和全球稳定的最后捍卫者。

  2024 年 3 月初,占领区机器人活动出现高峰,机器人大肆散布第三次世界大战一触即发的末日论调。这些信息充斥着危言耸听的语言和生存警告(“时钟在滴答作响”、“如果发生战争,无人能活下来”),将俄罗斯描绘成全球舞台上一个虽不情愿但已做好准备的角色。与此同时,机器人重新提起长期以来将明斯克协议破裂归咎于乌克兰和西方的论调。这些评论将俄罗斯描绘成唯一真正关心和平的一方,反复指责乌克兰无视停火承诺,并将西方的支持描绘成两面派。通过融合全球灾难和被背叛的和平协议这两种论调,机器人试图将俄罗斯定位为国际虚伪的受害者和全球稳定的最后捍卫者。下面是一个此类消息的示例,该消息被不同的机器人账户在不同的占领区频道上分享了 103 次。

  另一个明显的峰值出现在2024年5月底,恰逢对普京的赞美之声激增。被占领土各频道的机器人发起了一场运动,将所谓的“新俄罗斯地区”的居民描绘成对俄罗斯总统深怀感激。评论者们重复着同一条消息的不同版本:普京为被占领土“做出了巨大贡献”,将其“建设成一个强大而现代化的国家”,并受到当地人的“广泛尊重”。下面的例子展示了账户@RareHandleHub在被占领土频道上分享的一条消息,该消息本身在不同频道上被复制了33次。

  有些叙事最初可能看起来像是对特定问题或干扰的被动回应,但由于这些问题的持续性,它们已成为一种固定的固定内容。一个显著的例子包括关于恢复电力、天然气和供水的反复评论。许多被占领地区仍然遭受着严重的基础设施问题;这些机器人似乎旨在缓解公众的沮丧情绪,并处理与占领政府之间的紧张关系。

  图表展示了整个监测期内信息数量的动态变化,其中包括关于恢复被占领土供水(上图)和电力及天然气供应(下图)的叙述。(来源:OpenMinds;Telegram)

  用户名为@nieucqanoberr的Telegram账户清晰地展现了机器人活动是如何短暂却影响深远的。该账户仅活跃了一天——2024年5月11日——期间,它在65个Telegram频道和聊天中发表了1391条评论,其中包括在被占领土频道发表的29条评论。其活动时间从莫斯科时间09:49持续到23:47(GMT +4),平均每36秒发表一条评论。

  与那些发送相同信息的简易机器人不同,该账户会根据每次对话的语境调整内容。它会推送各种不同的叙事,同时回复之前的消息,并调整回复内容以强化其亲克里姆林宫的论点。因此,它并没有专注于单一话题;相反,它的评论触及了我们分析中确定的69个主题类别中的40个不同主题(参见附录)。大约400条消息被归类为亲俄宣传,而近1000条消息则为反乌克兰或中立。值得注意的是,24%的评论提到了泽连斯基,语气通常带有批评或嘲讽。

  下图展示了该账户在 20 个 Telegram 频道及其最活跃聊天室的活动时间线。每个点代表一条已发布的评论,不仅体现了该账户的发帖强度,也体现了其全天近乎持续的互动。

  高度活跃的账户(例如@nieucqanoberr)经常被迅速删除,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 Telegram 正在努力消除平台中协同发布的虚假信息,尽管这些账户是在数千条消息被发布之后才被删除的。

  在社交媒体和通讯平台上制造有利于俄罗斯的虚假共识可以作为俄罗斯控制占领地区的理由。

  俄罗斯操纵信息环境作为占领工具,并妄图控制电信服务,这使得被占领乌克兰的民众难以获取真实信息,难以与外界保持联系,从而更容易受到亲克里姆林宫宣传的影响。在乌克兰和俄罗斯就可能达成和平协议之际,关键问题之一仍然是对这些地区的控制。在社交媒体和通讯平台上制造有利于俄罗斯的人为共识,可以成为俄罗斯控制被占领地区的借口。

  在 Telegram 等流行平台上积极传播亲俄和反乌克兰的言论,是俄罗斯确保吸引尽可能多的被占领的乌克兰居民注意力的另一种方式,这使得其宣传变得阴险且不可避免。

  在Telegram这样的热门平台上积极传播亲俄反乌言论,是俄罗斯确保吸引尽可能多的被占领乌克兰居民注意力的另一种方式,使其宣传变得阴险且不可避免。使用机器人使这些信息更容易传播,从而可以在当地人日常使用的频道中大规模发送垃圾邮件。虽然我们已经看到Telegram努力移除平台机器人并限制虚假活动,但鉴于机器人的持续存在,俄罗斯仍然能够继续创建新账户,这表明这些行动的局限性。

  这也给乌克兰当局试图联系被占领土公民并向其提供有关战争和潜在和平谈判的准确最新信息带来了额外的挑战。由于许多机器人在被占领乌克兰人民使用的群组和频道中运行,因此有必要找到减轻其对普通民众潜在负面影响的方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湖北一考生被调剂至波斯语专业,用文言文寻同窗?网友调侃:就业高峰在唐朝!学校回应

  河南贾湖遗址:9000年前合葬墓,男的身高197cm,女的身高178cm!

  《歌手2025》发文道歉:GAI改编版《故湘,风》中《浏阳河》段落已完成重新录制,后续将完善授权手续

  传祺第80万台MPV下线TOPS算力/增程续航1300km 星途星纪元E05官图发布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

  2025甘肃本科院校投档波动(物理),70.5%专业组同位分波动10分内

上一篇:起底跨境群的肮脏交易 无孔不入的头

下一篇:人民日报钟声:积累互信、深化对话、争取双赢

猜你喜欢